榜样力量丨黄瑞:从车间铣工到技术标兵的破茧之路
从初入公司时的数控铣工,一步步成长为如今工程技术部的中流砥柱,黄瑞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与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,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不断攀登的进取之心。
从车间起步,技术积累与实践
黄瑞入职公司时,担任的是车间的数控铣工。这份工作虽然平凡,但他却心怀远大志向,渴望能在技术领域一展身手、实现突破。
在车间,他不仅埋头书本,更注重实践积累。操作机床时,他总是全神贯注,仔细观察每一个加工步骤、每一次参数调整对零件精度的影响。通过无数次亲手操作,黄瑞对加工流程的理解愈发深刻,从原材料的特性,到刀具的选择、切削参数的优化,再到成品零件的质量把控,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数。工作之余,他一头扎进各类专业书籍中,通过自学、观看网上丰富的学习视频等方式,不断充实提升自己。这段车间工作经历,如同坚实的基石,为他后来在工程技术部的发展积蓄了强大力量。
直面挑战,持续学习与成长
进入工程技术部后,黄瑞面临着全新的挑战。在这里,不单单是重复的加工任务,而是需要运用综合知识去解决复杂技术问题。然而,困难并没有吓倒他,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。每当遇到难题,他总是先自己静下心来深入思考,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。同时,他也积极向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师傅请教,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通过不断地思考、钻研和学习,黄瑞逐渐掌握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方法。
新角色下的探索与突破
在某项目中,黄瑞首次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挑大梁,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。该项目涉及四项大型不锈钢件,重量约五六吨,且这些零件价值极高。同时,从项目成员转变为项目负责人,角色的转变也给黄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。
项目刚启动,便状况频出。资料不明确、公差不明确等问题接踵而至。而若采用以往的技术方法,编程过程繁琐不说,加工时间也会大幅延长,这无疑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成本。
面对重重困境,黄瑞没有丝毫退缩,积极带领团队寻求解决方案。经过和团队成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,他们决定大胆尝试学习并应用一款新软件,期望借此大幅提高加工效率。方法有了,但大家对这款新软件并不熟悉,编程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,但黄瑞坚信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,他组织大家一起观看教学视频,边学边实践,逐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。
黄瑞说:“在技术岗位上,我们要有不怕困难、勇于尝试的精神。要多去做,多去尝试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不断积累经验,取得进步。”正是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,让他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都能勇往直前,不断创造佳绩。